高高挥起的戒尺、舞不动的跳绳、哭泣的小女孩……最近,某省级机关幼儿园大班的幼小衔接课程上,孩子们画作中散发的“低气压”让老师吃了一惊:“孩子们有的担心被批评,有的担心交不到朋友,有的怕跳绳次数不够多……明显对未来充满焦虑。”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月桂分园执行园长秦明如,从事幼儿工作多年,明显感觉到幼儿行为问题越来越多。“作为一家面向普通孩子的幼儿园,我们每年都会接收心理行为存在问题的孩子。排除一些阶段性有焦虑表现的幼儿,一些孩子在入园时就表现出与其他孩子‘格格不入’,甚至不知道怎么跟同伴交流。这些行为的背后,就是心理出现问题。”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南京市部分小学调研发现,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当普遍,且在学龄前就有所暴露,部分调查显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龄前儿童高达20%左右。院长尹立红说,“一些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改变时,不会用语言表达,最终表现为情绪的改变、行为的失当,家长和老师往往误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从而错过干预时机,有可能成为导致成长和成人之后心理疾病的潜在因素。”

心理问题低龄化的背后,是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和社会期待不断向前延伸、传导。越来越多的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越来越早地囿于心理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甚至演变成心理疾病。

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从事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10多年。他有一个明显感受是青少年心理健康,过去打心理咨询热线的主要是成年人,现在来电话的青少年明显变多。热线中传递而来的焦虑和无助让他格外心疼。前几天,刚上高一的小楚打来电话。因为想要辍学,爸爸直接让他滚。“这个孩子过去成绩很好,但后来情况就不对了,在老师一次次的提醒下,家长带他去医院做检查,结果确诊抑郁症。”张纯说。小楚在电话里表示,妈妈总是让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规定考试必须前三名。没考好,就威胁“我死给你看”。

在急速变化、竞争激烈的时代,成年人的焦虑和紧张,通过家长教师传导给孩子,使孩子无形中成为接收情绪的“最底层”。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本身容易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当困扰无处发泄,只能陷入内心的折磨。

“这一届青春期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不让孩子与成绩差的孩子玩,而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之间又是竞争关系,‘朋辈关系’的缺失,学习的过度紧绷,让孩子心理压力没有释放渠道,憋久了就容易出问题了。”张纯说,“在晚婚晚孕的背景下,孩子青春期时,正遇上妈妈的更年期,这两个阶段本来就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再碰上中考、高考这样压力大的节点,一件小事有时候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去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高出2009年0.4个百分点;重度抑郁为7.4%。随着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0.9%-12.5%。

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最大倚仗

“孩子的问题,最终还是父母的问题。”常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殷虹断言。

从她所经手的未成年犯罪案件来看,凡涉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多与家庭环境有关。在殷虹看来,引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外乎“亲子关系缺位”“亲子关系越位”以及“原生家庭的伤害”三个因素。“要帮助这些孩子,就必须追根溯源,从父母、家庭入手。”

殷虹曾办过一个案子。17岁的丽丽(化名)因涉嫌诈骗被捕。因为父母离异,丽丽自小就没有得到太多来自家庭的关爱,母亲再婚后更是对她疏于管教。心理评估表明丽丽极度缺爱,与母亲关系也很差,母女俩一见面就掐。因是初犯,情节不严重,常州市人民检察院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对丽丽及其家庭进行亲职教育,最终丽丽母亲认识到自己作为监护人在孩子情感上的缺位。如今母女关系渐渐“破冰”,丽丽也认识到犯罪后果的严重性。

“家长太忙、孩子缺爱,都是导致孩子心理缺失,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殷虹说。

网络、游戏成瘾,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实际上,很多孩子沉迷网络,也是由于情感上缺少关爱。“当前评价孩子,成绩成为唯一标准。成绩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绩不好,爹不疼娘不爱。家庭原本是孩子最大的情感支撑,但现在也成为孩子另一个获取知识点的‘课堂’。”张纯说,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牺牲孩子的休闲时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补习班。当家庭的温暖被稀释,孩子开始在别的地方找出口。

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咨询师袁芳认为,父母面对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学会调整相处方式,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孩子自尊心很强,也很有想法,家长不仅要爱孩子,还要提高爱的能力,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策略,如说话的语气、语态及说话方式,要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尊重。“比如一些孩子写作业时会关门,父母不敲门就进入、敲门未得到回应也进入、敲门被拒绝同样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对于别人是否尊重自己很敏感,是否敲门对于家长来说不是大事,但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个大事。”袁芳建议,家长与青春期孩子相处时一定要注重细节,过度控制孩子或凭个人喜恶干预孩子,都是不可取的方式。

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很多家长要补上一课。“学龄前孩子接触的人员主要是家庭成员,父母要学会观察,对早期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尹立红表示,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不少家庭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却忽视心理上的关心,而恰恰一个健康的心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看似家长围着孩子转,实则是孩子围着家长转。家长认可的、享受的只是孩子某一方面的优秀,却忽视孩子的心理成长。”

孩子在学习中承受巨大压力,父母不能成为孩子心理致病的推手,而应尽快补充心理知识和技能,给孩子及时到位的帮助,做孩子情感和心理上的最大倚仗。张纯建议,从改善家庭环境做起。对于成绩好的孩子,父母要做“麦田的守望者”,不能鞭打快牛;对成绩中等的孩子,父母进行适度有序的小小鞭策;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要给予适度帮助。“让家庭回归家庭,让教育回归教育。”

多方联手共筑心理健康防线

今年11岁的松松,与太婆婆一起生活,一年级上了几天后干脆辍学,染上很多不良习惯。无锡市妇联联系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干预后发现,由于缺少家庭关爱,松松的心理不仅没有成长,而且还扭曲了,严重的心理行为偏差几乎全都有。“偷东西、抽烟、猥亵女性等,这些与他的年龄不符合的行为,其实是通过试图模仿成人达到自我保护,得到关注。”无锡市妇联家儿部部长邓丽洁说。妇联安排专业小组对孩子进行系统干预,同时也对妈妈及其男友进行辅导。半年后,松松回到学校。

和谐的家庭无疑是孩子身心健康最温暖、最直接的防线。但是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做父母也是头一回,对如何才能科学地培育好孩子也存在不少困惑。“经常有家长咨询,说回家不敢管孩子,孩子把大人的心态拿得死死的,弄得大人苦恼无比。管了,怕出事;不管,孩子也会出事。”邓丽洁说。

为了帮助家长,省妇联启动实施“父母成长计划”,在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支持行动。无锡市配备200多名专业人员进驻453个社区,让家长在身边就能找到专业咨询。作为试点之一的南京市栖霞区在建立家庭档案、绘制家教地图的基础上,组织心理学、法学、教育学、儿童医学等领域的20余名专家,作为“父母成长计划”的专家团队为家长们支招。“专家们根据父母角色形成的过程,从新手父母、幼儿父母、小学生父母、中学生父母不同阶段需要面临的挑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组织主题活动,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水平,保障孩子健康成长。”栖霞区妇联副主席苏桂茹坦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从家长入手之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多渠道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建议加强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为中小学配备专业心理教师。而南京市中小学除一些新建校和分校外,心理辅导室很早就实现全覆盖。南京宁海中学、玄武高中等学校都创建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还有一批入选省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但记者采访发现,这样一个对孩子健康成长十分必要的存在,却长期处于门庭冷落的状态。“学校不重视,家长不接受,一些孩子因为病耻感,即便希望得到帮助,最终也因害怕被贴标签也不愿求助,导致辅导室形同虚设。”南京市教科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林静说。

“专职心理老师配备不到位,兼职老师时间、精力跟不上,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林静说,凡是学校里有专职心理教育老师的,这个学校的心理工作往往会很扎实。但如果心理教育老师身兼数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然就被弱化。“保守讲,一个总人数超千人的学校至少应该配备2-3名专职心理教师。”

心理教育课程不够系统化,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现状。林静坦言,虽然要求给中小学学生上心理课,但由于没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可上可不上的。“这种情况下,各学校上不上就很难讲了。”

让林静最为揪心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孩子的复课问题。“当孩子主动向心理辅导室求助时青少年心理健康,这些孩子不查则已,一查多是重度抑郁。确诊后,清晰认识问题严重性的家长会带孩子住院治疗,康复后再复课。但一些家长出于面子考虑或担心影响学习,常常让孩子带药上学。”林静建议,建立一套医教协同机制,针对这类孩子进行关注和筛查,保证复学后能够在学校平安顺利地完成学业。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方位、多渠道宣传,联合各类媒体,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提升民众心理健康素养,营造关注心理健康、消除歧视的社会氛围,让家长和学生大胆接受干预,让孩子们能够成长为拥有健康人格的新时代公民。

□ 本报记者 郁芬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