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进入十岁时,一般都就读于小学四年级。可能很多家长感觉孩子进入十岁后突然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从认知分辨、自我意识、自控自律、情感发展、遵守纪律、秩序感发展、人际交往、表达能力、自尊心和上进心的敏感性等各方面得以体现。
同样是十岁,男孩子和女孩子心理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同龄男孩子仍然非常顽皮,但是女孩子则相对要文静一些。别小看了这表面的变化,因为女孩子一般从十岁开始就已经进入青春期前期的发展,而男孩子相对要晚两年。
一、十岁儿童共性心理特点
1、认知和分辨力有提高,但还不全面
进入四年级后,男孩和女孩在对事物的认知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孩子从课堂上学到了大量的知识,从各种信息渠道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正是因为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使十岁儿童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不管男孩还是女孩认知和分辨力并没有达到成熟水平,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还相对较片面。这主要源于利已行为导致十岁儿童常常围绕自己的兴趣或者心情而看人做事,只要符合自己意愿的人和事,一般会乐于接受,如果不符合则会持情愿接受的态度。
对于随心情而定的现象,和以往那种直接拒绝有所不同的是,如果家长或者老师能够合理地加以引导和分析,十岁儿童很容易接受劝告或建议,而后去做该做的事。当然,这就给家长制造了困难,因为很多家长往往缺乏耐心,在引导孩子时极易忽视尊重与理解,仍然用以往那种强迫式命令方式去要求孩子做事,结果常常招致顶撞或拒绝。
2、自我意识增强,胆子更大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反映,四年级学生是最难管的阶段,但是至于为什么难管则说不清楚原因。其实这里最根本的原因恰就是十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在发挥作用。
自我意识增强表面看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看人做事,但是从心理活动的动机来看,往往是察言观色或随风而动。就如在课堂上凡是爱经常违反纪律的同学,其同桌或周围的同学极易被影响和带动,这种架秧子起哄现象,不仅让个别带头起哄的儿童自我感觉很良好,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获得心理上的优势,可以随意破坏规则或违反纪律,而老师又拿他们没有办法。
十岁儿童一旦自我意识发展方向有偏差,很快就会成为问题学生或问题儿童。因为以往建立起来的正确认知和分辨力,会随着他们破坏了规则和违反纪律的胆子逐渐增大,使专注力转移到调皮捣蛋上来,这会极大地影响学业的发展。
3、自控和自律意识开始两极分化
在学与玩两者之间,凡是家庭教育搞的好的,再看十岁儿童常表现为有相对较好的自控和自律意识。凡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且又用错误的观念、手段和方法在育儿的,常会让孩子在学与玩儿的选择方面,更倾向于想玩儿而不想学。
十岁儿童在学校里也极易受师长的影响,如果老师懂儿童心理,且教学与管理得当,往往班级整体秩序较好,无故违反纪律的同学就相对少一些,整体学风也相对保持较好。但如果老师教学与管理能力有问题,尽管每天扯着嗓子喊,班级整体秩序仍然较乱。这样一来,就会让以往遵守纪律的同学也被裹挟其中,自控和自律意识呈现下降趋势。
在家里也一样,十岁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一旦父母缺乏威信,管教手段单一,家长会发现管教越来越不容易,甚至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秩序。因此而发生的亲子矛盾冲突反而呈上升趋势。
4、情感日渐丰富,但是情感表达能力下降
由于十岁儿童对自我感受的优先放在首位,加之阅读和理解能力增强,情感世界日渐丰富。和以往那种天马行空的想像所不同的是,十岁儿童的情感需求更现实,往往集中在吃喝玩乐学方面更多一些。凡是家长能给予满足时,十岁儿童则认为自己的父母非常好,凡不能合理满足时,则会内心有不满,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好。
现实需求满足与否,恰考验着家长的智慧。聪明的家长往往会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孩子清楚哪些可以合理地满足,哪些则不能,只要坚持原则保持底线,十岁儿童适应之后就会自觉遵守。但很多家长缺乏规则意识,经常会直接拒绝孩子,甚至无理的斥责,致使情感沟通关系较以前有明显的下降。
伴随着自我意愿的增强,自控和自律意识的下降,十岁儿童的情绪感知和表达呈现分化现象,有些孩子能够愿意把心理话讲给父母听,有些则宁愿和关系最好的伙伴去说,也不会告诉父母,这就为今后的教育埋下了隐患。
5、秩序感下降,磨蹭拖拉现象加剧
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十岁儿童在行为方面开始有我行我素的苗头。只要不感兴趣的事,哪怕是在家里写作业或在课堂上听课,都会心不在焉。这些行为表现则直观地体现了注意力开始下降,对于家长或老师的指令可听可不听,既而表现出秩序感下降。
四年级儿童由于秩序感下降而导致学业水平出现下滑现象非常明显,尽管有些十岁儿童也特别再乎自己的成绩,但是由于缺乏专注力,学习时的兴趣不浓,自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的有效学习时间减少。有时家长尽管也督促,但是却看不到孩子真正的学习效率,因为这些是隐性的。
秩序感一般分为行为秩序和内心秩序两种,如果十岁儿童对时间意识与时间管理方面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磨蹭和拖拉现象,而家长或老师的督促一旦引发其反感,又会涉及到十岁儿童内心秩序的混乱。即本该在正常做事或学习的时候,他们心里却想着其他的事,注意力无法专注下来。
6、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但是选择性更大
十岁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已经可以落落大方,少有以往那种羞怯的表现,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自信心有了明显的进步与提升。但是从向群性和向师性来看,十岁儿童也开始呈现分化现象。向群性和向师性概念以往韩老师在文章中提过,在这里就不做解释了。
先说向群性,十岁儿童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伙伴,在学校里你可以看到学习好的同学往往愿意和学习好的同学建立伙伴关系,而经常调皮捣蛋的同学往往易往一起凑。在学校以外的空间里,向群性则往往体现在所住区域方面,特别是同住一小区或相聚较近的小区,孩子们容易玩儿在一起。当然,随着网络的便捷,有些十岁儿童还可以通过网络与本班同学交往。
再说向师性。十岁儿童开始对老师品头论足或看人下菜,这些行表现其实并不是孩子们自发式形成,而是受老师、家长和玩伴的深刻影响。当他们发现大人们经常这样做时,就会看在眼里内化在心里,既而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如果老师或家长能够合理地加以引导,营造良好的风气,树立品行较好的同学当做榜样。否则,孩子们只会关注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要么鄙视,要么排斥,要么牢骚满腹。
7、自尊心更强,但是呈现脆弱和敏感
每个十岁儿童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这并不难理解,哪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赞美,但是现实生活中十岁儿童却往往因为行为自控能力下降而常做一些错事,从而招至批评。不管批评的对与否,十岁儿童都会非常敏感地进行自我保护,这其实又涉及到认知和分辨问题,敏感的自尊保护,常会让他们不分是非对错,对批评他们的人产生不满情绪。
由于十岁儿童极力在维护自尊,家长可以看到孩子常有理,撒谎现象也会增多,甚至有时撒谎的话张嘴就来,从面部表情上很难观察出来。因此,就对家长提出了考验,如果你把维护孩子的自尊放在首位,对于孩子做错事后的教育和引导就要格外谨慎,不能像以往那样直奔主题,而应收集证据,或择机进行委婉的暗示,或者在孩子几次犯错后集中进行教育,那样才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
十岁儿童维护自尊意识增强,随之而来的则是情感又极易脆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其实并不难理解,这源于十岁儿童很再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像。就拿在班上受到老师批评来说,他们会感觉特别没面子,很伤自尊,如果老师能私下批评倒是可以接受。瞧,家长也一样,如果你当众人面批评或责罚孩子时,你会让孩子非常不满,有些孩子还会有极端情绪的发泄,搞的你也下不来台,甚至你也非常愤怒。
二、十岁儿童家庭教育的应对之策
1、家长要重视孩子是非观的构建
尽管十岁儿童认知和分辨力有提高,但是往往极易受周围世界的影响,即随大流现象。他们会常对家长讲,别人都这么做,我凭什么不行?一句话往往就会让家长无法回答。对啊,孩子说错了吗?要说错是错了,但是就行为的一致性而言,又没有错。
聪明的家长面对孩子在认知分辨方面有偏差时,应及时从好孩子标准内容来加以分析,请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事,绝不能空口说教,否则孩子是听不进也不会服气的。好孩子标准是主流行为的参考,只要家长以此为依据,结合孩子随大流现象,把其中的对与错加以分析,让孩子来做出判断,你会发现原来孩子很容易能加以分辨。
但是,从韩老师多年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来看,孩子是非观的构建难度恰出在家长身上。因为家长四观不正(生活观、价值观、婚姻观和育儿观),连自己都搞不清楚对与错,其身不正,又何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呢。所以,对于家长而言,你必须要独立于世俗之外去看待孩子的是非观培养,绝不能自己做的是一套,教育起孩子来是另一套。
2、构建良好的家风,用生活节奏来固化孩子的行为和内心秩序
尽管十岁儿童自控和自律意识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仍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只要从家里有明确的家庭生活节奏,结合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家长率先垂范做好榜样,你就能带动并深刻地影响孩子。只要孩子生活有节奏,情绪表现就相对稳定,这对固化孩子的内心秩序有非常大的帮助 。
家风的构建,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也很少思考,这就使家庭生活秩序呈现散乱现象。家风需要良好的道德做为约束机制,传统的家庭伦理必须要有所选择,如夫妻恩爱,互相尊重,长幼有序,家庭民主与集中,家庭责任有分工,有监督与落实,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来议事等。
家长不可小看十岁儿童对家风的建设,他们已经开始对父母关系非常敏感,只要看到父母经常有矛盾和分歧,每一次吵架现象都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内心不安。当孩子缺乏心理安全感后,会用破坏性的行为发泄内心的不满,既而导致行为和内心秩序被打乱。
3、重视自尊心和上进心的培育,使孩子得到真正的尊重
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十岁后发现问题多,关注优点少。这种做法非常可怕,因为长期以来你过度关注孩子的缺点,并且时不时去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这会让孩子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行为。我们必须要清楚一点,经常生活在批评与责备的环境中青春期男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状有哪些,会使十岁儿童内心感觉特别压抑,当压抑到极限时会突然暴发,这便是极端情绪的由来。
聪明的家长心里会有一本帐,记录的是孩子的进步与变化,并且随时能列举出事例来证明。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常会把孩子表现好的事娓娓道来,让孩子听在耳里,喜在心里。十岁儿童对父母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往往持敬佩感,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小伙伴们在一起时,往往爱议论父母是如何对待自己的。
自尊心得到精心的呵护,再看十岁儿童的上进心也快速发展。只要家长或老师能及时肯定与表扬,他们就会乐于表现更好。这和以往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问题的实质性在于,十岁儿童能否得到持续性的赞美与欣赏很重要。如果孩子受到的批评远多于被表扬,他们会有心情的颓废感,找不到生活的快乐。因此,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就必须要淡化对问题的突出关注,即便是批评性的教育也要讲究方法,让孩子能乐于接受为原则。
4、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孩子的烦恼
对于十岁儿童人际关系而言,无外乎有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玩伴关系为主。每一种关系都涉及到孩子们每天的情绪感受青春期男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状有哪些,只要家长能够充分意识到人际关系对孩子的重要性,则会敏感地观察孩子,与孩子进行交流,慎重地实施教育。
先说亲子关系,十岁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好与差,受与父母关系的深刻影响。很多家长不清楚这点,只要看到孩子做的不符合自己心意,动辄随意斥责孩子。经常批评孩子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反感情绪,久而久之会养成下意识排斥被批评现象。另外,父母关系相处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孩子在家里动不动看到爸爸妈妈闹矛盾和吵架,也就养成与人交往时不注意情绪管理。所以,家长必须要重视亲子关系的构建,始终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再说师生关系,十岁儿童对公平合理已经有初步的认知,当老师处事不公时,孩子们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尽管不敢当老师面明着说,但是会私下里相互议论,大家最终得出结论,即某老师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某老师非常差劲,大家都非常反感。这种负面的言论会形成一种潮流在暗地里涌动,同时会在行为上逐渐显露出来,如部分胆子大的同学公然违反纪律,其他同学起哄,甚至也加入违纪的行列。基于此,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交流,收集与了解孩子们对老师的评价和印象,根本具体事情进行教育和引导,避免孩子受良风气的影响。
最后说玩伴关系,十岁儿童对玩伴的选择开始留意,不再像以往那样可以随意加入游戏团队,而是呈现挑剔现象。尤其是那些不遵守游戏规则,随意指责他人的现象,常会非常生气,有个别孩子会带头排斥这种破坏游戏规则的玩伴儿。不愿意接纳成为常见现象时,挑剔现象就常见于游戏活动之中,如果家长留意的话,能听到孩子回家后对个别玩伴的不满言论,需要家长合理加以教育和引导。
5、重视家庭规则建议,合理管教孩子
十岁儿童对于父母的管教非常敏感,如果管教合理则乐于接受,一旦父母的管教不合理,甚至处理问题不公平,就会公然对抗。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进入四年级后的行为感觉非常头痛,但恰不知道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于孩子的见解和主张如果不加以重视,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强迫之下非但无助于孩子接受管教,反而会让亲子矛盾冲突不断。
从十岁儿童渴望被尊重的心理来看,家长恰可以充分重视家庭规则建设,结合生活、学业、人际交往、品德等各方面具体事例青春期男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状有哪些,特别是孩子易犯错的事例中,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制定家规,与孩子相互协商交流,通过家庭会议明确下来,只要家长自己能做好榜样,在处理问题时本着公平合理的角度,就容易让孩子接受,并自觉遵守家庭规则。
家长在制定家庭规则时,切莫只图于表面形式,还要简洁,易于操作。否则,那密密麻麻的一大片规则内容,你最终也没有办法去落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阶段性拟定一条,执行一段时间后,孩子完全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再拟下一条。这样边拟定边实践应用,相对较务实。只要家长敢较真,坚持原则,有明确的奖惩,当遵守规则意识在十岁儿童心里内化下来后,再看孩子行为和内心秩序会日渐趋于稳定。
6、责任感增强,但是缺乏责任锻炼
十岁儿童基本生活技能学习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日常生活中很多具体事情都可以独立完成。基于此,家长要充分重视孩子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与锻炼。凡是能够让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必须要明确交待给孩子让其独立完成。绝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老人和家长不加以分辨地处处伸手帮助或代替孩子做事。
家长只要不越位,你会发现十岁儿童在做事时愿意动脑筋想办法,这说明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家长可以在观察的同时,发现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给出排序和步骤化的建议,给孩子灌输做事效率概念。事实上,当十岁儿童有了效率意识后,会从生活中做事延伸到学习之中,这就是劳动的真正价值所在。
当十岁儿童家庭责任感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家长能够及时肯定与表扬,你会发现孩子特别有自豪感,这无疑会增强他们独立做事与独立思考的自信心。家长再顺势把个人责任感提出来,鼓励孩子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好孩子都会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要么不做事,做就做到最好。这实际上是责任目标的明确,当十岁儿童有了做人做事目标后,只要家长持续鼓励和培养,就会孩子乐观并自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