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个女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游,考个普通大学没有问题,但父母对她的期望是考入211、985,所以总是采用高压政策,导致孩子患上中度抑郁。

奇葩的是,父母竟不以为然,笃定道:“抑郁不是病,就是作。”

父母还以此为话柄,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和谩骂。

孩子终于忍不住爆发:“我只能考个普通大学,考不上北大清华,你们想逼死我吗?”

父母回答:“考不上北大清华,你以后活着更累,还不如不生你。”

孩子伤心欲绝,用碎玻璃划破手腕。

面对躺在病床上的女儿,父母继续喋喋不休,骂她没出息。

女生说,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孤儿了。

陈忻儿童心理_《儿童心理》_陈忻儿童心理课程

无法想象,孩子躺在病床上,听着父母冷冰冰的话语,会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而父母呢?也因为对孩子的失望,焦虑、暴躁,无所适从。

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曾说:“一个快乐的家庭就是他们永远都可以相处在一起,他们可以了解,并且接纳彼此的差异,他们可以欣赏和感谢他们的相同,他们可以为了未来共同生存。”

亲密的亲子关系,总是包含着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破裂的亲子关系,往往都是从父母过高的期望开始的,父母步步紧逼,孩子力所不及,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急切,长此以往,孩子不能感受父母的爱,只能感受到冰冷的要求,彼此便渐行渐远。

父母期望过高,会让孩子倍感焦虑

前段时间,一则“儿子考98分,家长患抑郁症”的新闻霸占热搜。

陈忻儿童心理课程_《儿童心理》_陈忻儿童心理

39岁的秦女士,是杭州一所重点小学的老师。

5岁的儿子上小学后,秦女士对儿子的学习提出了一条铁律:考试必须100分。有时,儿子考了98分,秦女士便要训斥:“我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100分,你为什么考不到......”

在她眼里,别人的孩子都能教得好,只有自己的儿子非常愚钝。

秦女士觉得自己太失败,患上了严重抑郁症。

对于秦女士的遭遇,有网友表示同情,但更多的网友则表示不解。

网友@must天天向上提出疑问:“那么多孩子考一百分有什么意义?”

《儿童心理》_陈忻儿童心理课程_陈忻儿童心理

网友@宋景瑜怒怼:“除了分数你发现不了孩子别的,你做家长的不是失败是啥。”

网友@最为犀利:“我要是孩子,我才应该是患抑郁症的那一个。”

《儿童心理》_陈忻儿童心理课程_陈忻儿童心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中国父母内心迫切的希望。

然而,很多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却给孩子带来了无形的伤害。

家长期望过高,孩子很容易出现自卑、胆怯、懦弱等性格,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不同形式的心理疾病。

一项“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造成焦虑”的研究,调查了某城市553名中小学生焦虑状况,结果表明:38.4% 的中小学生具有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 ,自责倾向,对人焦虑尤为突出。

动机心理学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儿童心理》_陈忻儿童心理课程_陈忻儿童心理

身为家长,都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却往往忽略了:父母的期望,只有在孩子能承受的范围内,并且转化为内在意愿,他才能做得好。

父母希望孩子成绩好,是人之常情。

但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不仅累了孩子,也折磨了自己。

身为家长,千万别让期望过高,变成一种冷暴力。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合理释放期望

儿童心理学家陈忻说:“对儿童的期望、要求,不要超出他的能力,他的发展现状。”

那么,父母该如何合理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1. 尊重孩子是独立个体,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

黄磊在《写给未来的你们》中说:“幸福就是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式活下去。”

所以,多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耳洞,染头发,妹妹小小年纪就可以涂口红。

尊重孩子自由选择和成长的权利,是黄磊最基本的育儿理念。

他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而孙莉则扮演了引导孩子的角色,培养她弹钢琴,让她尝试翻译文学作品。

陈忻儿童心理课程_《儿童心理》_陈忻儿童心理

正是因为爸爸的尊重和妈妈适度的引导,多多做什么都很出色,成功翻译三本外国文学、钢琴比赛拿第一,并且她自己乐在其中。

2. 期望符合孩子实际的能力

还记得江西省一位15岁少女,由于中考落榜而喝农药自杀的悲剧么?

因为父母过高的期望,要求孩子“只能考好不能考坏”。

最终,她没能达到父母的高要求,只好留给父母一封遗书,绝尘而去:“女儿对不起你们,由于没有能够考上中专,县中,使你们希望落空,使村上的人都对我冷漠起来。我实在受不了,因此,我只有先去了……”

而有些父母则比较有智慧。

曾经有一则“孩子考7分,父亲放烟花庆祝”的报道,逗乐了网友。

看似无厘头,可自从鞭炮庆祝后,孩子竟然开始自己我激励,成绩一下突飞猛进,最近一次考了57分。

俞敏洪说:“最好的教育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供既有挑战性又能让孩子有成就感,带有一定的压力同时又能从压力下解放出来的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期望,要讲求度。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能力,去理解孩子,然后不断鼓励孩子。只有拥有了父母爱的鼓励,孩子才会变得更有动力。

3. 与其苛责孩子,不如陪伴孩子克服困难

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常被人津津乐道。

儿子小学毕业就休学了,原因是,上学时儿子被老师骂“吃Shi都接不到热乎的”,让儿子备受打击。看到沮丧的儿子,这位另类的爸爸心一横,干脆让儿子休学回家,开起了“私塾”,亲自教导孩子学习。

虽然,自此以后,儿子再没读过书,但在爸爸的爱与陪伴下,儿子成为了年入1.5亿的皮皮鲁总动员CEO,变成了“另一种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能够理解孩子,并且陪伴孩子一起走出困境,才更能激发孩子勇敢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陈忻儿童心理课程_陈忻儿童心理_《儿童心理》

卢梭说:“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

深以为然。

为人父母,要学会控制期望。不要用过高的期望来压迫孩子,而是通过行动来引导和激励孩子,让孩子在每一次进步中获得满足。

将期望当作祝福送给孩子,而不是当作要求苛责孩子。

希望许多年后,让孩子热泪盈眶的,不是考试的分数,而是没有手机电脑也能无比充实的日子;不是做过的试题,而是为了梦想热情投入的青春。

如此,父母不仅会收获美好的亲子关系,也终将收获真正属于孩子的美好未来。

互动话题: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你有什么想表达的么?期待你的观点~

本文作者:周一酱,写温暖的文字,有力量的观点,想开着房车浪迹天涯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