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建设是啥意思_心理建设_心理建设的意思

心理建设的意思_心理建设是啥意思_心理建设

6月13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承办的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高端学术论坛在线成功召开。

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总结回顾了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建设情况,探讨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社会心理建设问题。本次论坛邀请了教育部应对新冠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莫雷,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周晓虹,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韩布新,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燕,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候任会长、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张建新,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郭秀艳心理建设,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宗奎,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原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佐斌,作了大会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郝芳华,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出席论坛并致辞。出席本次论坛线上会议还有来自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上1200多所高校老师代表和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专家与学者。论坛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主持,特邀报告第一阶段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汪新建主持,第二阶段由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周晓林主持。

郝芳华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心理科学不仅能够解释很多社会过程和社会问题的机制,而且能够在引导社会心态和社会行为方面提供全面的专业支撑。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视域下,着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部应对新冠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支持下,迅速搭建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迄今共服务求助者超过2.5万人次;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学,为政府和公众推出心理疏导的文章、音视频节目、电子书籍、网络公开课、心态自检自助工具等服务;依托专门热线和全方位的工作体系,为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了及时周到的心理支持。下一步,将继续努力,建好心理援助平台,拓展心理建设功能,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建设发挥更深远的作用。

林崇德高度肯定本次论坛的意义,认为论坛讨论社会治理和心理服务可以上升到社会文明素养建设层面上来,指出文明素养的提升是新冠疫情后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各类人群心理建设的过程中心理建设,提高国民的多方面文明素养应该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心理建设的根本性任务。重点强调的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健康素养,包括身体与心理健康素养等多个方面。在抗疫心理战场上,尤其看到国民文明素养的重要性、迫切性和提升的必要性。

王登峰作了题为“中国人心理社会行为的理论构建”的报告。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检验政府治理和治理效果的“自然”试验场;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疫情应对上的差异体现的是中西方在三观上的差异,更是基于中西方文明基础上中西方国家治理体系上的差异;中国人的心理社会行为应关注如何用中国化概念体系去客观描述、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中国人的心理社会行为的理论构建应立足于解决个人层面的问题、人际层面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

陆林作了题为“疫情防控常态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的报告。他从精神卫生的角度关注了疫情对大众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表现为隔离带来的精神心理问题、疫情对医务人员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疫情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并从精神卫生资源、组织领导和政策制度、心理危机干预方式、基层机构专业医疗资源、精神障碍污名化、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分析了现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不足;论证提出了建立公共精神卫生体系的方向,包括疫情防控常态下心理卫生服务、扩大心理健康服务队伍、构建精神卫生专科医联体和联盟、基层医疗机构增加精神科投入倾斜和做好科普宣传工作等。

许燕以“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心理应对”为题,立足于灾难心理学的视角,看后疫情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她首先论证提出灾难的涟漪效应,主要表现为发生数量的复合性、扩展区域的共振性、伤害广度的波及性、持续时间的滞后性和灾难启动机制凸显社会性要素的特点。接着从社会性和心理性结构紧张、不同文化下的应对方式和情境诱因多角度分析了灾难涟漪效应的社会心理发生机制。最后关注了灾难时代向后灾难时代的格局转变,提出后灾难时代心理建设的具体策略,包括加强灾难前端的社会治理,减少社会性结果紧张的负面效应;推进灾难过程中的心理服务,降低心理性结构紧张的减力效应,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质量,控制不良环境诱因的启动效应;加强后灾难时代的应对策略研究,衰减社会经济的滞后效应;后灾难时代,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

韩布新以“抗疫心理援助联动机制”为题,从中国心理学会抗疫心理援助工作回顾和抗疫心理援助联动机制的建立两方面进行报告。首先系统回顾了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心理学会所做的工作及其影响,强调心理援助在新冠疫情应对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接着,韩会长从人(管理者,服务者,需求者)、事件(切入点,形式和效果)和运行机制(有序、协调,高效)方面系统论证了心理援助联动机制,最后对心理援助进行了展望,从内在与外援心理建设,需求与动机,现代与传统视角进行了论述,为下一阶段的心理援助指明了重要方向。

莫雷作了题为“疫后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构”的报告。他分析了国内外心理服务工作开展与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强调构建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并依此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整体思路:基本理论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宗旨,培养良好心态、提升健康素质的发展性目标和调节不良心态、矫治心理疾病的干预性目标;运行管理体制上构建“三系统、四层次、两中心“的联动体制;服务工作模式上建立“实时掌握舆情,主动开展服务”的工作模式。

周晓虹作了题为“心理建设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塑”的报告。他提出在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关注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对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报告回顾了百年变迁与中国人价值观的重塑,强调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是当代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建设的核心问题;并从精神嬗变的边际性总结了转型时代中国人精神世界嬗变的二元性或两极化特征,即传统与现代的颉颃、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城市与乡村的对峙、积极与消极的共存;最后展望了面向未来重塑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要培育与大变迁时代相适应的社会心态,关注年轻一代的价值观锻造和养成。他表示背负着厚重传统的十几亿中国人朝向文明和现代的转型同样是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理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张建新作了题为“疫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的报告。他从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治理的相互关系切入,梳理回顾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结构和清末民初以来我国的大众心理学发展,将现代社会治理与传统社会治理、西方社会治理的异同之处进行比较,提出了社区社会治理中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学原理,如增加控制感、认同感和精神共识等,强调疫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以“知”搭台(认知创新),从“意”入手(需求满足),依“情”观效(情感平衡)。

周宗奎作了题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服务:需求与模式”的报告。结合教育部心理健康热线的运行情况和系列全国性调研报告,精准刻画了疫情进程中心理需求的变化,分析了疫情发生以来不同时段、地区和类型的人群所表现的相关行为态度、情绪表现和需求变化。后疫情期的心理需求表现为普通人群的情绪行为逐渐趋于平稳、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凸显;在社会心态层面的人群歧视和地域歧视成为突出的现实问题,这在本阶段与地区控制措施差异有关;长期社会心态层面涉及到人群的价值观、生命观、环境观的影响。从心理服务的组织模式上,前期主要采取“政府—大学—志愿者—服务”的中国特色模式,整合实现了“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专业服务—社会效果”的统一,建议过完建设高级别的“心理援助中心”。在技术模式上探索采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助力心理服务的模式。

游旭群以“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心理学反思”为题进行报告。他认为,疫情问题是社会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疫情背景下启动的是非常态的社会公共安全模式;我国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应对新冠疫情具有以人为本生命第一、有效的干部激励手段、系统化的资源管理、以满足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组织功能再分配四个重要特征;我国社会公共安全体系也存在直报系统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初期舆论引导不够有力、民众公共安全意识不足等漏洞;提出需要加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白学军作了题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国心理服务机构如何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报告,他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心理服务机构的现状,指出心理服务机构不能很好满足社会需求;心理服务机构建设需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郭秀艳作了题为“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成功老化”的报告,她表示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采用连续风险决策任务,从行为、脑结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任务态脑活动等方面探讨长期太极运动与老年人后悔情绪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长期太极运动老年人冥想水平更高、伴随决策的后悔程度更低、情绪稳定性更强;在神经生理特点上表现为丘脑和海马的灰质体积更大、错失机会多时腹侧纹状体与前额叶的功能连接更强,从而后悔程度越弱,与行为实验的结果一致。她指出在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以太极运动为切入点,研究发现相比于对照组老年人,长期太极运动的老年人在风险决策时更谨慎,情绪更稳定,更倾向于成功老化。

佐斌以“疫后社会心理建设的实践路径”为题,佐斌教授强调心理学人在抗疫行为中的使命担当,分享与其研究团队在心理抗疫中的积极作为,提出要系统、制度、科学防范化解“疫后综合症”,推进“个人-群体-社区”“三位一体”疫后心理建设,即面向所有人开展心态引导,加强全媒体、全方位宣传教育解决好“信任、信念、信心”问题;面向涉疫重点社会群体做好心理康复工作,通过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干预帮助心理适应与复原;面向社区建立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心理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和有效性。

据悉,本次论坛活动同时在哔哩哔哩直播平台进行了实时转播,吸引了校内外3.3万余人观看。(苏晓刚 温芳芳 孔繁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