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和要求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影响。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极具必要性。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发育规律和特征,更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会情感调节方法,提高社会适应性,在与人交往中保持心理的平衡性。因此,高校要从思想上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建立科学的教育框架,切实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建设,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术和水平,使其能与时俱进地探索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的生长环境不同,心理状态也千差万别。进入大学后,面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学习和人际关系的处理,大学生会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则会导致心理发展方向出现偏差。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调整情绪,在遇到困难时适时缓解心理压力。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发挥潜能,更好地适应独立生活、学习而产生的压力,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社会的本质,树立人生目标,使自己成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_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_当代心理大学生问题分析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一般都是与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存在的。通过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教师和广大学生之间逐渐建立起信任关系,师生共同应对困难。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见性。当学生思想发生波动时,一般都是由于心理问题引发。教师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扼杀学生危险的思想萌芽。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在实践中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如果能够对学生内心世界有更深的了解,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变得更加多元化。传统思想教育主要是疏导,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则是借助心理咨询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治疗,让学生摆脱心理阴影,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流于形式

尽管教育部门多次发布文件强调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数高校建立的心理健康机构流于形式,实际效果极其有限。例如,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心理测验,以此为基础制定心理档案,但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发展却置之不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关注也不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由班级辅导员负责。班级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不足,实际运作能力欠缺,不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被动状态。此外,高校只重视过程,为测试而测试,忽视了测试的结果,没有针对性地根据测试的结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应付工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丧失了实际意义。

(二)与德育混为一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是有联系的,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分教师是从思政教育转岗过来的,他们更熟悉思政教育内容,于是会用德育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就导致心理教育更趋向于德育。德育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减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造成學生的抵触心理。从根本上来看,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不健全,教师的认识不到位,没能理解两者工作的侧重点,仅从教育方法和内容上互相借鉴,将两者混为一谈。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_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_当代心理大学生问题分析

(三)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让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临床医生介入,更注重解决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疾病,逐渐趋于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忽略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失去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导致学生对接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产生抵触心理,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原因

首先,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陈旧、认识偏差。教师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一种技术和方法,并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质是一种实践性、先进性的教育观念。其次,传统教育模式束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生存压力,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更倾向于让学生学习更多安身立命的知识技能,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忽视,或停留在理论教学、填鸭式教学模式的阶段。再次,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设施条件得不到保障。尽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建设投入不足,硬件设施、心理测试软件相对落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运行机制不够清晰,教师、学生并不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归属于哪个部门管理,沟通和交流不畅。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指导和全面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属于新生事物,起步较晚,理论知识研究和实践研究不够,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指导,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划不足。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_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_当代心理大学生问题分析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培养具有扎实知识素养、高超专业技术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有用人才是高校教育最终的目标。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打破过去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思想局限,把积极防患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心理健康教学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概念,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卫生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外主题活动,引导大学生认清现实和理想的区别,帮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从根本上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降低心理冲突发生的风险。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

高校管理部门应发挥主通道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规划,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系统性、针对性,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真正解决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在教学中,高校应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为依据,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切合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测试活动,重点掌握测试结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依靠学校,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心理健康的学习认识,辅助学校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同龄人的角度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健康建议。

(三)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设施及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设施普遍不能满足要求。高校应开源节流建设软硬件设施,借鉴国内外大学的成功经验,建立心理健康實验室,采买心理测试软件,为学生心理咨询提供专业场地。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对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培训,增加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及技能,并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

(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自媒体等受到学生的青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灵活性、及时性和隐蔽性特点,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学生与心理健康咨询教师的沟通,避免泄露学生隐私。高校可以通过网络隐蔽的方式随机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相关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困扰。

五、结语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认识,科学组织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筹划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技术、新媒体的帮助下加强师生沟通,切实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美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81-182.

[1]辛雅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5(15):30-32.

(作者单位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