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儿子不去上学了,怎么办?”“孩子胸脯越来越高,现在走路都低着头,真叫人着急!”“孩子常常在家偷看不良网站!”一些爸爸妈妈们都很担心自己正处于青春期的子女,生怕孩子走上不良的道路。

分析

现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已呈现出低龄化特点。随着生殖器官的迅速发育、第二性征的相继出现,越来越多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能及时科学地认知自我,表现出焦虑与不安。因社会、家庭对青春期“性”的问题难于启齿,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不够,从而使他们出现越来越多的行为问题,产生厌学情绪、早恋,甚至发生过早性行为,导致意外怀孕。

遇到问题的孩子都像受伤的小刺猬一样,既需要你的关心和帮助,又随时可能会扎你一下。无论他们是否犯错,做为父母都要在内心深处完全接纳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父母之爱是无条件的爱,在父母眼中,他们是“最可爱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他们是最安全的。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尊重,更渴望来自父母的尊重。尊重不仅仅体现在接纳孩子的要求,更体现在和他们的人际距离上。给孩子思索的空间、隐私的空间、呼唤的空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不求相亲相爱但求和平相处。

指导

1.家长们应该多多倾听青春期孩子的心声。

小的时候孩子懵懵懂懂,没有很强的分辩能力,对于父母的话是照单全收。而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苏醒”了。自我意识增强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开始用自己的大脑去审视自我、他人及周围的世界,用批判怀疑的眼光看世界。他觉得自己长大了,是个大人了,希望家长把他当大人,给予尊重、平等,渴望独立、自由。

2.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情况。

诸如说教、唠叨、命令、严管等教育方式,家长从没想过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妥。正因为家长缺少反思,所以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也正因为教育思维的惯性,所以家长用不变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去应对变化中的孩子,致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引发了亲子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叛逆。

3.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异性交往,不必如临大敌。

青少年行为问题中最让家长头疼的,无疑就是异性交往、“性”等问题。家长应以疏导为主,做贴心的父母,帮助孩子走出这段青春期。其实异性交往很正常,家长不必如临大敌。孩子们的喜欢,是互相欣赏的成分多,应该用欣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教孩子正确的异性交往。

策略

1.不要试图对青春期的孩子命令式的质疑,那样只会伤害亲子间的感情。

小镜头:静静向来是个乖孩子,但进入青春期之后,情绪总是怪怪的。一天,爸爸发现女儿躲在房里哭。

家长可以这样说:“静静,我好像听到屋里下起了小雨哦,我估计这个雨再下大点就要淹了这个房间了。”

结果:静静一听这话,笑了,哪里还记得刚刚在哭的是她。

2.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讲讲自己以前的爱情故事。

小镜头:一天,妈妈不小心看到了女儿丹丹写的日记,发现女儿喜欢上了一个男生, 难怪这几天女儿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家长可以这样说:“丹丹,来,给你看样东西,是我今天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的,但是你不要告诉你老爸哦。你看,这是我初中的时候喜欢的一个男生的照片……所以说,其实那会儿我都好紧张的,不过幸亏我们老师告诉我说,没事,我们这只是朋友间的互相欣赏,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结果:女儿丹丹默默记下了妈妈的话,心里一想,确实是这样子的,也不再为这个事烦恼了。

3.对孩子身体上的变化,家长应该予以一定的关注。

小镜头:凤凤发育的比较快,胸脯慢慢地长大了,走路总是低着头。

家长可以这样说:“凤凤,你看,妈妈以前的照片,身材是不是很好呀,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不好意思,后来我们老师就告诉我,这就是你的魅力,这就是我们女生慢慢地在长大了。”

结果:凤凤一联想到自己,瞬间觉得自己并不是异类,与大家一样,每个人都在慢慢长大。

温馨提示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敏感,希望广大的家长掌握好和孩子沟通的方法,防范于未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什么时候都不晚,而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去成长。

END